一场疫情,让我们彼此宅在家里好久了。俗话说,好习惯,好人生。“亲子陪伴与习惯培养”也是备受家长关注的主题。在此分享“五个一”的锦囊妙计,助力宅家每一天的习惯养成与亲子互动。

一张自制生活单

宝宝主动掌握时间

“赶紧起床!”“扣子怎么还没扣好?”“能不能快点吃啊!”没有什么比催促一个磨蹭的孩子更痛苦的了,任你接二连三喊叫还是威逼利诱焦躁,他自岿然不动。时间长了,孩子大脑里还会对催促产生“免疫力”。

宝爸宝妈们可以让孩子自己画一画或者剪下每天要做的事情的图标,贴在一张大纸上,做成一张“每日生活单”,然后在生活单上标注出哪些事情什么时候必须完成,鼓励孩子逐步学会自己去看电子钟或设定闹钟来主动掌握时间。

小班的孩子主要应该知道起床、睡觉、吃饭、游戏时段,中大班的孩子可以具体到上下午游戏、运动以及阅读时段等。哪个时间段生活单上的内容孩子做到了,可以鼓励孩子在这个生活单图标旁记录数字或画上自己喜欢的符号或夹上回形针,积累到一定数量后,父母可以给予孩子一定的奖励。平时,家长也可以和孩子开展亲子寂静练习、提前完成任务后多余时间奖励孩子最愿意做的一件事情等。

一幅公约自律图

宝宝主动劳动服务

孩子才是劳动的小主人,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建立家庭公约,讨论制定家庭成员都要遵守的规则,如鞋子摆放整齐、物品或玩具归放原处、毛巾自己晒、垃圾分类放、床铺叠平整等,将公约以图标或幼儿绘画方式呈现在“公约自律图”中,由孩子每天对自己达成公约的行为进行奖励。

在这张“公约自律图”中,还可以融入两个元素:一是让孩子画出自己可以为家庭服务的家务劳动项目,如放碗筷、扫地、抹桌子、浇花、帮厨做点心、榨果汁、择菜等,孩子可以用掷骰子等游戏方法决定每天的劳动服务项目;二是让孩子画出自己可以为家人服务的亲情劳动项目,如为爷爷奶奶捶背、为爸爸妈妈摆放鞋子、为家人拿快递等,同样的,我们用代币法的小标记让孩子自己记录。可以和孩子约定,这些记录达到一定数量后可以兑换自己想要的奖励。当然,家务劳动一定要在安全有保障的情况下进行,同时父母也要以身作则。如果能提供适合孩子年龄段的劳动工具,如小笤帚、小簸箕、小砧板、小拖把、小抹布等,以情境游戏方式展开家务劳动,更能吸引孩子的主动参与。

一小时游戏陪伴

宝宝主动学习成长

有网友戏称,孩子就是“永动机”。科学研究表明,计划、自控、专注和大脑前额叶皮层功能区有关,而这部分器官完全发育成熟还需要不断发展。6岁前的孩子,可是坐不住也闲不住的。要让孩子专注,就要想办法让他们喜欢上自己做的事。

有心的爸爸妈妈可以利用宝宝的房间、闲置小空间等,和孩子一起搜集家里的宝贝,布置成孩子能够随时参与游戏的活动天地。如房间里的小小阅读吧、温馨创意角、益智玩具区或娃娃家角色游戏,客厅里的建构区,厨房里的体验角或音乐台,楼梯口的运动器材间,阳台上的自然探秘廊等等。如果能保持长期固定,玩具材料鼓励孩子分类摆放清晰,再有父母的居家陪伴和玩法的挑战,一定能够支持孩子主动学习成长的需求。玩具材料也可以很简单,譬如家中常用的纸杯,不仅可以让孩子进行垒高、堆叠等建构,还可以结合水、声音、光等做各种科学小实验变魔术,当然也可以让孩子展开纸杯创意,如制作玩偶、装饰物等,抑或来个绕纸杯障碍跑、头顶运纸杯PK等游戏。

孩子游戏时,家长可以在一旁静静陪伴,也可一边观看孩子游戏一边给孩子拍拍照片和视频,还可以和孩子成为玩伴,和他一起分享图书中的画面或情节,加入他的游戏中,和他一起想象接下来的游戏玩法,让挑战越来越有趣一点点。

要想收获甜蜜的亲子关系,爸爸妈妈一定要在陪伴中以身作则,在教育无痕中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孩子,如和他一起收拾好玩具放到原处、轻轻翻阅图书、不乱涂乱画等,同时更要有一颗“回到小时候”的童心,让孩子感到和你在一起玩总是很带劲儿,可以获得帮助、肯定、鼓励,一起想象或共同面对困难等,而不总是听到来自成人视角的唠叨、催促或是责怪,从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坚持不懈的品质。

一刻钟温情分享

宝宝主动保护自己

疫情风暴里的每一个孩子,都站在历史的峡谷前,眼前发生的一切可谓是一本生动而深刻的教科书。面对电视等媒体播报的疫情信息,害怕、焦虑、恐慌可能会悄悄潜伏孩子的内心。此时,家庭就是孩子的心理疗养师。

睡前、阅读或观看电视时,爸爸妈妈可以这样做:一是多听一听孩子的心声,让他们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和想到了什么。二是和孩子说一说医生战胜病毒的故事,增强孩子的信心。三是与孩子想一想有哪些可以保护生命、预防病毒感染的方法。如吃饭不挑食,利用“零食小档案”管好嘴巴,不乱吃零食和暴饮暴食;出门如何戴好口罩、怎样正确洗小手;每天需要做哪些运动;哪些危险的事情不能做;如何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等。还可利用棋类游戏、打怪兽游戏、自创绘本、绘画手工、宝宝一日游戏或劳动的图片与视频分享等,鼓励孩子内化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的温情分享,不仅能够释放孩子的心理压力,增强孩子的“心理弹性”,更能用眼前的一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让孩子知道要养成良好的一日生活起居习惯。

一句话严慈相济

宝宝主动提升自我

坚持正面教育,让爱与肯定成为融洽亲子关系、促进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润滑剂。爱孩子是每个父母的天性使然,而爱得恰当,才是真正有水平的教育之爱。奖惩分明、宽严有度,方为教养原则之上策。

亲子互动中如何恰到好处地给予孩子肯定?常见的无外乎以下四种:第一种是对孩子的天性特质进行肯定,如表扬孩子聪明、漂亮等,这样的肯定终归是弊大于利。第二种是对好的结果进行肯定,比如孩子比赛得奖等。此时,家长不仅仅要肯定孩子获得的成功,更要肯定孩子前期所付出的努力,比如上述“生活单”和“自律图”,都是以代币法让孩子自主设定目标行为并为之付出坚持,让孩子明白“努力了,才有希望”。第三种是对好的行为进行肯定。此时,成人是以赞赏的口吻描述所看到的或所感受到的,一定是肯定行为本身而非肯定孩子,如“地板好干净,床也很整洁”“你把图书放得好整齐”“你看到该浇花了,就主动去浇水,这就叫积极主动”“你已经花了30分钟在画画,这就是坚持”“你说7:30起床的,现在刚好7:30,这就是按时起床”。听到父母的描述后,孩子会自己觉得“做得对”,更有利于良好行为的建立。尤其对孩子的行为细节和意志品质要多多关注和肯定,如“你坚持天天给奶奶捶背”“你的小碗总是干干净净,没有米粒剩下”,这种肯定可以促进孩子进一步提升行为的质量和内在意志品质的增强,让孩子在肯定中获得快乐并愿意为获得这种快乐付出更多的努力。第四种是对孩子主动战胜自己的态度并坚持付出进行肯定,尤其是在孩子感到挫败时,应肯定孩子并陪伴孩子一起寻找突破点。此时的肯定更加珍贵。如孩子科学探究中遇到困难时,父母可以说,“呀,你已经尝试了三种方法,真的好有勇气,也许再朝这个方面想想就能成功了”,“你刚刚是横着搭再架着上去的,这是一种好办法,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呢”……这样的肯定,让孩子在遭受一而再、再而三的挫败时能够自我超越,不断地有信心修正调整,从而成就独特的自己。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一定不要在无意中奖励了孩子不好的行为,如“孩子不愿意收拾玩具,家长边批评边自己收拾”“宝宝不愿意睡觉,哭闹后再看一会儿电视”“向别人宣扬孩子的劣迹表现”等,这样反而适得其反,孩子的坏习惯会渐渐被强化。当然,必要时,家长还可以适度利用“温和的惩罚”,即靠近孩子,面部表情严肃,叫他的名字,保持目光的接触,用坚定的语气表述简单而又明确的要求;在孩子打人、对父母无礼、乱发脾气、恶意取笑别人、踢人、咬人、做危险的事、饭桌上乱扔食物、有意损坏家具甚至提醒下不终止错误行为时,也可以科学运用暂时的安全隔离法;而对于孩子闹别扭、不恰当行为的撒娇卖萌等,可以采用故意忽视的方法;若想让孩子去做他不乐意做却有利于其习惯养成的事情,还可以采用“祖母原则”,即先做完一件不乐意做的事情再让其做感兴趣的事情,如“你先把衣服叠好,才可以去看一会动画片”等等。

教育永远充满着智慧。但愿家长朋友们能从“五个一”中找到适合自己宝贝的攻略,结合幼儿园的线上有效家园沟通与指导,以高品质的亲子陪伴形成孩子居家生活学习的节奏感,成为孩子信服的习惯养成老师,帮助宝贝收获一生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