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假张

授权自公号:假装在纽约

围绕中产阶级的各种讨论一直很热,最近又衍生出了新的话题——“中产阶级育儿鄙视链”。

所谓的育儿鄙视链,包罗万象,几乎涵盖了一个小孩子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上什么学校,去什么育儿机构,到有什么样的兴趣爱好,看什么样的动画片,都可以成为年轻的父母们傲视其他家长的依据。

有英文名的,鄙视没有英文名的;看迪士尼的,鄙视看喜羊羊灰太狼的;学马术和高尔夫的,鄙视学电子琴的;开好车送孩子上学的,自然也鄙视开普通车子的。

我尤其想吐槽的,是带孩子出门旅行的鄙视链。

别把孩子当成行李

旅行的直接好处不言而喻,可以开阔孩子的视野,乃至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有科学研究表明,经常旅行的孩子,大脑深层的神经元会得到额外的发展,他们的注意力和精神集中程度比一般的孩子要高出很多,IQ也有显著的提高。

可是,一旦放在鄙视链中,这件事情就变味了。据说鄙视链是这样的:去欧洲美国的,鄙视去东南亚的;去香港澳门的,鄙视去内地旅游景点的;长途旅行的,鄙视周末郊游的。

很想给这些家长一记当头棒喝:快醒醒!

如果你带孩子出门旅行的目的,只是为了在和其他家长聊天的时候满足自己的心理优越感,或者只是为了让孩子在面对小伙伴时有炫耀的资本,那你最好还是不要带孩子出门。

因为你非但没有让孩子长了见识,反而扭曲了他的价值观。浪费了钱和时间不说,害了孩子才是得不偿失。

我认识一些年轻的父母,他们原本自己旅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虚荣心,他们津津乐道的,是列举自己去了多少个城市、多少个国家,沾沾自喜的,是护照里又敲了多少个章。

我想他们,应该就是那些热衷于比较和鄙视的人。

所以,我也很同情他们的孩子,虽然走天走地,但可能只是像行李一样,被拎上一架架飞机,拎进一家家酒店,转了一圈然后又拎回家。

在真实世界中旅行

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要带孩子出门旅行,首先你自己要弄明白——旅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到底能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改变。

同样热衷带孩子出门旅行的美国人,最近比较流行三个词:world-schooling, edventuring, life-learning。

World-schooling,意思是把世界当成学校和课堂。

Edventuring,由教育和冒险两个词组合在一起,意思是在探索和冒险中接受教育。

Life-learning,意思是在真实的人生中去学习。

三个词说的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在真实的世界中旅行,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孩子接受学习的过程。

那么,在旅行中,在世界这所大课堂里,孩子们——乃至成年人,到底能学习到什么呢?

旅行中的人事物

都成了孩子的一部分

简单地讲,我觉得主要是三个方面:

第一,旅行是能力的培养。

独立自主的意识、开阔的眼界、责任心、乃至公德心和道德感等等这些,我觉得都可以归在广义的能力之中。

一个每天在学校和家庭两点一线之间规律生活的孩子,他所接触到的世界是可以预知的,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发生。

而旅行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创造一个全新的情境,有惊喜,有感动,有不解,可能还会有一些些需要处理的紧急情况。

成年人尚且可以在这部没有剧本的真人电影里得到启发,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之间,自然更能得到潜移默化的成长。

我的一个学长曾经给我讲过一件事,他10岁的儿子非常顽皮,又有多动症,平时在公共场合经常大叫大嚷,还不爱排队。学长每次都教育他要遵守公共秩序,可是儿子却不怎么肯听他的话。

直到后来,他和儿子去了一趟日本,小朋友把在日本看到的一切都一一记在了心里。回来以后,他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人,再也不在公共场合随便喧闹。

有一次他带儿子在地铁站买车票,因为一时心急直接就挤到了窗口前,儿子拉拉他的手说,爸爸,我们排队吧。

你看,这就是无形之中的能力培养。

旅行是美学的教育

第二,旅行是美学的教育。

心理学家武志红在一篇文章里讲过,我们日常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和概念,借助于文字表达,是符号性的,训练的是人的抽象思维能力。

抽象思维很重要,但是如果一个人只有抽象思维能力,他的思考是空洞的,他的人生也会随之因为过于空洞而失去光泽。

很不幸的是,囿于现实条件所限,我们的课堂教育只能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即使是美术教育课,所能做的也只是让孩子们看看画作——但一幅画,画得再好,也不可能还原真实世界的万分之一。

要感受真实世界的美,唯一的办法就是走出课堂,走出家庭,踏上旅途。

一个孩子即使把“风吹草低见牛羊”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的诗歌背得再滚瓜烂熟,他可能并不会获得真正的感动。

只有去了大草原和戈壁荒漠,亲眼见过牛羊和落日,他才能真正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才会为之感动激动,他的想象力才会得到发展。

除此之外,我也相信,少年时期看过的美好风景会一辈子沉淀在孩子的心底,成为他们人生的底色,也成为他们日后对抗残酷世界的温柔力量。

我真正开始热爱上旅行这件事,是有一次去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省。

在亚维农(Avignon),在阿尔勒(Arles),还有其他几个我已经不记得名字的小镇,我亲眼看到明亮的七月日光,看到草地河水和金黄色的屋顶在太阳下闪闪发光,看到路边粉蓝色粉绿色粉黄色像童话一样鲜艳的窗户和门楣,看到满目盛开的繁花。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以前所有在书本里看到的关于印象派画作的描述,都有了意义,都有了诠释。

我对同行的朋友说,终于能够理解为什么法国有这么多的印象派画家,因为他们生活的世界就是这个样子的啊,他们只是把看到的一切用笔忠实地描绘了出来罢了。

我们惊叹的画作,不过是他们的日常。

旅行是价值观的养成

第三,旅行是价值观的养成。

大概十年前,曾经有一个词非常流行,就是“地球村”。那时我很热衷这个词,可是说真的并不明白那是什么样的一个概念。

直到后来去了纽约,才恍然大悟,原来纽约就是地球村啊——

在这个城市,能找到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餐馆,一节地铁车厢里有来自几十个国家的人,银行的ATM机上有英文、中文、韩语、西班牙语四种乃至六种语言,填表格时中文的选项甚至细分到了普通话、粤语、闽南语和台山话……

那个时候我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有这么多不一样的可能性,而这些可能性、这些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可以在同一个包容的规则之下,和谐地存在。

我们这个世界,有七十多亿人,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属2000多个民族,说6000多种语言和数不清的方言与口音。

可是,如果你从来不曾走出你所居住的村庄或城市,你一辈子接触到的大部分人,都是和你有一样肤色、说一样语言的同一种人。你自然就会觉得,整个世界都要和你有一样的信仰。

即使你在书本网络和电影电视里知道他们的存在,可是如果不是面对面和他们交谈,看到他们的面容,听到他们的笑声,触摸到他们内心的快乐与痛,你可能永远也不知道他们的想法,永远也无法理解世界上有很多别的理念、别的观点、别的看待和处理问题的方式。

经常旅行的孩子,养成了这样的价值观,有了这样的眼界,他们再回过头看待自己生活的世界,看待自己的人生时,看到的东西、思考的东西都会变得不一样。

前阵子,马克·扎克伯格在哈佛演讲,他说,这个时代正在发生着深刻的改变,国界不再把人和人分开,共同的价值观把不同国家的人连接在了一起。

这个共同的价值观,就是求同存异,开放包容,尊重多元。

时代已经不一样了,未来真正有竞争力的,是拥有这样眼界和价值观的世界公民,而旅行是培养孩子成为世界公民很好的一个途径。

中产阶级内心的焦虑

回到开头那个鄙视链的话题。

我觉得,之所以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鄙视链,倒不是因为虚荣产生的攀比心理,那只是表象。说到底,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中产阶级内心的焦虑感。

我常常想,今天的八零后,大概是上下五千年来最焦虑的一代人。

往上一辈,自由选择的机会极其有限,大多数人一辈子安安分分地听从命运的安排,即使焦虑也改变不了什么局面。

往下一辈,一出生就是大国崛起,岁月静好,衣食无忧,粉红色的身体里先天就没有焦虑的基因。

唯独中间这一辈,成长的过程正是中国社会彻底转型和大规模城市化的时期。我们亲眼目睹了城市一点点扩张,一座座万丈高楼平地而起,一条条公路无限拓宽,原本的农田荒地眨眼间变成车水马龙。

斗转星移和桑田沧海,不是躺在词典里冷冰冰的词语,而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的活生生的魔幻现实。

还有无数人的飞黄腾达,远的有马云、马化腾,近的有身边的张三、李四、王五。

坐在风驰电掣的高铁上,你很难不觉得这是自己生活的一个隐喻。好不容易搭上这趟时代的高速特快,你再也不想回去坐从前闷热拥挤又慢到难以忍受的绿皮火车。

第一代中产阶级,必然会有害怕被抛下车的焦虑感。

这样的焦虑感毫无用处,反而只会蒙蔽我们的内心和眼睛,让我们只是买买买、随便花,却往往忽略了消费行为背后真正的意义。

所以很多人会说,其实现在中国并没有真正的中产阶级,大多数人只是有了符合中产的收入水平,却没有拥有相应的精神生活和价值追求。

如果你是焦虑的年轻父母,如果你也曾经被这样那样的鄙视链不自觉地裹挟,那你可能需要提醒一下自己了:你的焦虑,很可能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要破除这样的焦虑,需要我们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像对抗惯性一样修正自己的内心。

但是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他们先天没有这样的心理束缚,要隔断焦虑的传统,一点也不难——只需要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成长为更强大的人。

而旅行,就是捷径。

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课堂和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是硬功夫,而上面提到的,旅行所带来的能力培养、美学教育和价值观养成,则可以说是软实力。

硬功夫固然重要,但是软实力,才是让人生变得丰盈、让你的心灵变得强大的最本质的要素。

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鼓励我身边的年轻父母们,多带他们的孩子出去旅行的原因。